2010央行加息的原因

2024-04-30 12:28

1. 2010央行加息的原因

  银行加息一是继续巩固前期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自2003年6月非典疫情结束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上升,少数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已经危及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减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央行先后动用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工具,取得了一定成效。随后,央行下达行政性指令,强制干预金融机构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的信贷支持,进一步控制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势。宏观经济调控取得初步成效。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政指令的效力正在逐步减弱,因此需要利用货币调控工具————加息来进一步巩固前期宏观调控取得的成绩。

  二是预防通货膨胀,平抑市场物价。年初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处于较高水平,一直在警戒线5%左右徘徊。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来看,1月至9月,CPI比去年同期上升4.1%,其中9月份同比增长5.2%,较上月有所回落。粮食、食品价格上升,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力量。目前,我国秋粮丰收,由粮价主导的CPI上升趋势,有望在秋收后缓解,但新一轮国际油价上涨,电力、煤炭等能源供应紧张,已通过多重传导机制传导于居民消费品价格,CPI可能仍将保持高位,需要通过加息来预防通货膨胀。

  三是增强居民储蓄信心,缓解银行业流动性风险。从2003年12月份以来,我国的储蓄存款利率已连续9个月为负值,特别是近三个月来,由于CPI一直处于5%以上的高位,存款负利率水平更是处于较高水平。受此影响,自上半年以来,居民储蓄存款增幅逐步减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局面。居民手中的钱开始大量流向房地产等市场。同时,储蓄存款的分流,致使银行业可用信贷资金减少,“短存长贷”的矛盾进一步突出,流动性风险增大。央行希望通过此次加息的导向作用,引导居民增加长期储蓄存款,进一步增强储蓄存款的稳定性,缓解银行业流动性风险压力。

2010央行加息的原因

2.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美国第一次加息是什么时候

第五轮:加息周期为2004.6—2006.7,基准利率从1%上调至5.25%。
那时房市泡沫涌现,此前的大幅降息激发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2003年下半年经济强劲苏醒,需求快速上升拉动通胀和焦点通胀仰面,2004年美联储最先收紧政策,延续17次划分加息25个基点,直至到达2006年6月的5.25%。直至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美联储再次最先降息至靠近零的水平。
2016年12月15日破晓3:00,美联储宣布利率决议,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25个基点,美联储利率决议上限为0.75%,下限为0.5%。美联储在声明中示意,考虑到现实和预期的劳动力市场、通胀状态,因此作出加息决议。这意味着美联储以为劳动力市场靠近充分就业。
第六轮:加息周期为2015年.12—计划到2020年
自2015年12月开启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美联储已加息8次,联邦基金利率区间升至2%-2.25%。利率若不停升高,将对经济尤其是投资形成较为显著的抑制。对于美国企业来说,面临的融资成本会更高,盈利也会受到挤压,从而进一步促使其削减投资,形成恶性循环。自10月以来,美股市场“跌跌不休”,就是投资者担忧情绪的体现。

3. 加息的历次加息

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2011年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2010年10月20日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2007年12月20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2007年9月15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17日(周一)沪综指上涨109.21点,涨幅2.06%。深成指上涨280.67点,涨幅1.54%。2007年8月22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受8月21日晚央行年内第四次加息的消息影响,早盘沪深两市双双大幅低开,股指早盘震荡走高,在金融、地产股的轮番推动下,沪深两市先后刷新历史高点。沪指涨幅0.50%,成交1621.98亿。2007年7月20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7月23日周一两市大幅跳空高开,沪市开盘报4091.24点,上涨32.39点,深市开盘报13615.30点,上涨197.34点。两市大盘高开高走单边震荡上行,做多人气迅速聚集。截至收盘,两市共成交2351.1亿元,成交量明显放大。2007年5月19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5月21日,沪市开盘:3902.35点,低开127.91;报收4072.22点,涨幅1.04%。2007年3月18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低开后大幅度走高,开盘2864点,收盘3014点,突破3000点,全天大涨2.87%,随后一路强劲上行至3600点。2006年8月19日 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周一开盘后,沪指开盘低开至1565.46点,最低点1558.10点,随后迅速反弹收复失地,收盘至1601点,上涨0.20%。2006年4月28日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提高到5.85%。28日,沪指低开14点,最高1445点,收盘1440点,涨23点,大涨1.66%。2005年3月17日 提高了住房贷款利率。沪综指当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弹后,沪综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点。2004年10月29日 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一路下跌中的沪综指继续大跌1.58%,当天报收于1320点。1993年7月11日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调到10.98%。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3.05点。1993年5月15日 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各项贷款利率平均提高0.82%。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7.43点。

加息的历次加息

4. 美联储时隔三年首次加息,对我国是否会产生影响?

中新财经3月17日电(宫宏宇) 悬在全球资本市场头上的利剑终于落下!北京时间凌晨,美联储正式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
这是2018年12月以来首次加息,美元、美股指数也随之上涨。专家指出,本次利率变动主要基于美国通胀压力。同时,美联储加息将更考验我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



资料图: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通胀高企,推动加息
当地时间周三,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25%-0.50%区间,预计在即将召开的会议上开始减持国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美联储在声明中称,通胀居高不下,反映了与疫情相关的供需失衡、能源价格上涨、更广泛的价格压力。乌克兰冲突可能造成通胀压力,经济增长放缓。
美国劳工部3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7.9%,创1982年1月以来最大同比涨幅,2月份CPI环比和同比涨幅均较1月份明显扩大,表明美国通胀率继续强势上扬。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向中新财经表示,美联储收紧和利率上行主要基于通胀压力而非经济复苏。在本次加息之前,美国面临的通胀压力远大于上一轮,国内的经济和就业形式也更复杂。
此外,美联储最新发布的点阵图显示,大部分决策者预计到今年年底联邦基金利率将至少升至1.875%,到2023年底时升至2.75%,并在2024年期间维持不变。这意味着2022年内美联储还将加息6次。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还在利率决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联储最快可能在5月份宣布开始缩表,资产负债表框架将与上一次相似,速度将比上次更快。
美元、美股指数上扬
美联储宣布加息后,Wind数据显示,美元指数DXY走高,短线上扬近35点,欧元兑美元EUR/USD短线下挫近50点。不过,美元短线上涨后又紧接着走软。截至发稿时,美元指数上涨0.15%,报98.52。
盘面上,美国股市扛住了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的压力。当地时间周三收盘,道琼斯指数涨1.55%,报34063.1点;标普500指数涨2.24%,收报4357.86点;纳斯达克指数收涨3.77%,报13436.55点。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此前分析称,通胀高企下美联储加息,美元实际利率可能并不会走高。中长期来看,美国债务货币化的闸门一旦开启很难停止,这将动摇美元在全球的地位。
李迅雷指出,美股对低利率依赖度高,短期调整压力大。过去十几年美股的科技巨头贡献了指数的绝大部分涨幅,而科技巨头在高利润率和低利率的环境下加杠杆大幅回购股票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长期低利率环境下,美股的估值处于高位,利率上升将给美股带来较大的调整压力。
“但未来通胀压力一旦缓解,美国在经济和就业压力下将重回低利率环境,或者美股估值调整至合理水平后,美股中享有全球技术垄断的科技巨头将再受追捧。”李迅雷说。
对中国有何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表示,美联储加息使美元资产升值,容易导致资金的外流。中国放宽货币政策,意味着人民币和美元的息差会进一步收窄,给维持国际收支资金流动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带来一定挑战。在这种复杂环境之下,更考验我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



资料图:人民币。宫宏宇 摄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议指出,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下一步,应及时运用降准降息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靠前精准发力。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降准的确仍有一定空间;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已经两个月保持未变,政策利率、市场利率也有继续下行的必要和可能。
股市方面,3月16日,A股、港股纷纷大涨。对于美联储加息,有分析认为,尽管加息是利空因素,但随着靴子落地,市场不确定性将结束,且长时间预热已使市场情绪得到提前消化,A股不会受到较大冲击。
董希淼表示,相关部门还应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银”,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局面,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指出,一些政策预计会按照会议部署持续推出,逐步在重点领域当中把市场关切的一些重大风险、重大不确定性逐步消除,给市场的运行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