跏趺的结跏趺的好处

2024-05-19 16:26

1. 跏趺的结跏趺的好处

身心愉快,益寿延年。众所周知,结跏趺是修行者的标准坐姿。但在现实中,无论是佛弟子还是其他人士都对此非常重视。佛家禅宗弟子认为双盘可以使人心入定,并能引导体内气脉的上下运行;练气功的人认为长时间结跏趺能够使身体更稳固,有利于长时间静坐修行;而练武之人认为结跏趺对内功的修炼十分有益;行医之人则认为通过结跏趺可以使人经络舒展,可百病不生,可见结跏趺无论是对各行各业的人来说,都大有益处。

跏趺的结跏趺的好处

2. 什么是结跏趺坐?

一种坐法。坐法之一即互交两足,将右脚盘放于左腿上,左脚盘放于右腿上的坐姿,此坐法为最安稳而不易疲倦。又称交一足为半跏趺坐、半跏坐,为圆满安坐之相,诸佛皆依此而坐,故又称如来坐、佛坐。

3. 结跏趺坐分为几种?

结跏趺坐亦称“金刚跏趺坐”,略称“金刚坐”。又以为佛禅定时常用之坐势,故亦名“禅定坐”。再以加两趺而坐,亦谓为“全跏”。如来佛多为此坐,又称为“如来坐”。结跏趺坐,普通有两种:一为吉祥坐,一为降魔坐,坐法各不同。

结跏趺坐分为几种?

4. 跏趺坐的介绍

跏趺坐,佛教术语,即互交二足,将右脚盘放于左脚上,左脚盘放于右腿上的坐姿。在诸坐法之中,以此坐法为最安稳而不易疲倦。又称交一足为半跏趺坐、半跏坐;交二足为全跏趺坐、大坐、莲花坐,此为圆满安坐之相,诸佛皆依此而坐,故又称如来坐、佛坐。又以为佛禅定时常用之坐势,故亦名“禅定坐”。再以加两趺而坐,亦谓为“全跏”。

5. 跏趺坐的介绍

打坐时的正确姿势与方法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  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金刚坐。行者请依自己上师所教为准。双跏趺坐重心稳定,有利于身的放松和长时间静坐,而且双足交盘使血液流动大大减缓,减缓生理活动,又增加体腔的静压力,有利于最大限度降低新陈代谢速度,便于入静。初学者一时还做不到则只将一足置另一足上(单跏趺)即可。至于左足在上还是右足在上,请依照自己上师的传承为准。再不行者双足交*散坐亦可。  2、脊直:脊椎的每一锥体如珠算珠子叠竖一般,自然正直。由于自然生理弯曲造成的习惯,坐时腰锥易呈后突,应注意纠正。  3、肩张:两肩应舒张但不挺胸。2、3项的具体做法:坐好后以头顶上领,整条脊椎上拔伸直,稍挺胸、肩张开,然后从上而下顺势放松,上半身便处于自然松直的状态。这样不紧张不懈怠地维持下去即可。2、3项做好了,则可以达到“松胸实腹”的效果,便于达到心静气沉。  4、手结定印于脐下:右手掌置于左手掌上(男),或者左手掌置于右手掌上(女),两拇指轻轻接触,自然放松置于腿上。(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第一种。行者请依自己上师所教为准。)  容易散乱的人可以采用另一种手印:大拇指轻触无名指根,并轻握成拳,分置于膝盖上,手臂自然打直,保持两肩平衡。  5、头中正:头不俯仰,不歪斜,下颏微内收(不是低头)。这即利于颈锥正直,又可轻微压迫颈动脉,减缓生理活动,减低新陈代谢,便于入静。  6、双眼微闭:双眼半开,以能见体前三米左右的距离为宜。目光可注视于体前约一肘远处之一静物上。(此静物应①较小②单色③形状简单。如念珠。)如易散乱可闭上只留一丝光线即可。如易昏沉则可睁大眼睛,平视前方。  7、舌舔上腭:舌头的前半部轻舔上腭(不是以舌尖用力抵上腭)。具体窍门是:把舌后部的空气排尽,咽喉部放松,舌稍后缩即自然成,不必用力去“抵”。嘴唇轻闭,嘴部肌肉自然放松,上下牙不要相咬,稍留一缝隙。  按七支坐法做禅修,就能够调整、保持内气,让生命充满活力,并能产生内在的觉悟。第1、2、4、5项——能引入遍行气;第2项能引入上行气;第2、3项能引入等住气;第七项能引入上行气;上述四种气流入持命气,五气合一时行者就能体验到觉悟。

跏趺坐的介绍

6. 跏趺的介绍

跏趺是指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两足交叉置于左右股上,称“全跏坐”,又称“吉祥坐”。

7. 跏趺的中文释义

“结跏趺坐”的略称。1.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两足交叉置于左右股上,称“全跏坐”,又称“吉祥坐”。或单以左足押在右股上,或单以右足押在左股上,叫“半跏坐”。假如先将右脚掌置于左大腿上,后再将左脚掌置于右大腿上,也就是反方向,则名为“降魔坐”,或称“金刚坐”。功能不同,所以名称有异。据佛经说,跏趺可以减少妄念,集中思想。《无量寿经》卷上:“哀受施草敷佛树下跏趺而坐,奋大光明使魔知之。”(注:“坐禅”只是方便法门,经中并未说“佛法必须通过坐卧而得”。)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四:“小师之趋东室也,急欲化去,跏趺不尽一脚。”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粱》:“豁然而寤,见老僧犹跏趺座上。”2.泛指静坐,端坐。 宋苏轼《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之一:“也知卜筑非真宅,聊欲跏趺看此心。” 宋陆游《别王伯高》诗:“香奁赠别非无意,共约跏趺看此心。” 注:佛祖非以“坐禅修定法”得佛法精要,三藏十二部经典中,并没有一部写的是“得佛法者必须坐卧”。如来坐,吉祥坐,这些名词,只是后世学佛人编纂而来。众经之首《金刚经》有云:“若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学者当知。

跏趺的中文释义

8. 结跏趺坐的意义

结跏趺坐,意义极多,归纳言之,大概不外“五因缘”。《瑜伽师论》卷三十中云:“诸佛所许大小绳床草叶座等,结跏趺坐,乃至广说。何因缘故结跏趺坐,谓正观见五因缘故。一由身摄敛速发轻安。如是威侧顺生轻安,最为胜故。二由此宴坐,能经久时。如是威仪不极,令身速疲倦故。三由此宴坐,是不共法。如是威仪,外道他论,皆无有故。四由此宴坐,形相端严。如是威仪,令他见己,极信敬故。五由此宴坐,佛佛弟子,共所开许。如是威仪,一切贤圣同称赞故。”换言之,即结跏趺坐,第一摄身轻安;第二能经久不倦;第三外道皆无;第四形相端严;第五为佛门正坐。此即所谓“五因缘”也。依“诸佛所许大小绳床草叶座等,结跏趺坐”句观之,此坐系坐于床上、地上、座上等,即随所有而坐,不另设施。所以 结跏趺坐,不一定坐于座上,坐于床上,甚至地上亦有之,昔如来在菩提树下成唯“心”悟成正觉时,为吉祥坐,即在地上者也。现今佛像,结跏趺坐,皆在座上,即狮子座(详下),原为后人虔诚敬心,特别设置。结跏趺坐,固可随遇而安。但结跏趺坐仅为佛教初学佛子的修行次第法门,但佛教根本在于“即佛即心”依心而领悟修行,所以在《马祖道一大师》语录中曾记载马祖大师端坐修行而被呵斥一事。(摘自黄现璠撰《印度佛教坐俗之研究》(上),载《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版第二十六期,1941年7月23日)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